周二(9月14日),美聯儲逆回購工具(RRP)使用規模達到了1.169萬億美元,再創歷史第二高,僅低于8月31日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1.189萬億美元。
同時,這也是美聯儲逆回購工具的使用量連續第24個交易日(自8月11日開始)突破萬億美元大關。種種跡象顯示,盡管上月底的月末效應已經結束,但美國貨幣市場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不僅遲遲無法緩解,而且還在不斷加深。
隔夜逆回購具有回籠流動性的功能,貨幣市場基金和銀行等合格交易對手方將現金存入美聯儲,進而換取美國國債等高質量抵押品。
美聯儲隔夜逆回購工具的作用是原本吸收金融服務機構的富余資金,來確保實現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隔夜逆回購利率(ONRRP)往往便代表著實際利率的區間下限。然而,隨著資金面流動性過剩的現象持續加劇,隔夜逆回購的定位在今年已徹底從一個主要為大銀行存款提供利率下限的被動工具,轉變為一個“吸走”現金的積極工具。
統計數據顯示,美聯儲今年逆回購工具的啟用,始于3月。不過,在截止5月中旬之前,隔夜逆回購操作的使用量始終大致保持在2000億美元以下的常規水平。然而自從美聯儲6月決議宣布上調逆回購利率(ONRRP)5個基點后,這一操作的使用量就不斷激增,持續刷新著高位紀錄。
天量流動性無處可去
在近幾個月,美聯儲逆回購工具使用規模的迅速飆升,除了逆回購利率上調令這一工具本身變得更有吸引力外,最為根本的原因依然在于市場無處可去的天量流動性——美聯儲無限購買資產以及美國財政部縮減現金余額,均加劇了市場資金面流動性的膨脹。
截至9月首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已擴張至8.34萬億美元,幾乎是次貸危機后逾六年QE史中峰值的近一倍。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在接近債務上限之際,在過去幾個月減少了國庫券發行,進一步導致了對貨幣市場資產的需求增加,投資者爭相尋找地方存放現金。那些能夠使用美聯儲逆回購工具的機構自然而然選擇把資金留在那里,推動這一數字不斷刷新歷史高位。
此前,一些業內人士曾期待美聯儲今秋盡早啟動縮減QE進程,能夠令市場流動性泛濫的局面有所好轉。
然而隨著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態度依然鴿派,同時近期德爾塔的肆虐也令美聯儲官員們投鼠忌器,美聯儲在下周的9月議息會議上宣布Taper的可能性已極為渺茫,業內普遍預計更可能的宣布時間點可能將留到11月,遠水已注定難以解近渴。
法國興業銀行在本月初曾預計,逆回購工具用量接下來可能還會繼續走高,主要驅動力在于“短債供應減少,儲備上升帶來現金過剩,以及流入超短期債券的資金”。
何時會真正達到頂峰?
至于隔夜逆回購工具的需求頂點將會在何時出現,目前仍是一個難以確定的問題。有業內人士此前曾預計,到今年年底,該項工具吸引的現金規模可能會超過2萬億美元。
法國興業銀行策略主管SubadraRajappa表示,這最終可能將取決于美國政府解決債務上限的時間,目前市場預期美國國會兩黨可能要僵持到10月乃至11月初。此后,美國財政部將能夠增加短債供應,以為投資者提供另一種選擇。
而摩根大通策略師上月下旬預計,即使美聯儲開始減少每月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規模,這種扭曲狀況也會繼續持續。就算美聯儲如該行預期的那樣在2022年8月完成減碼,仍可能有額外的8500億-1萬億美元流動性注入金融系統。雖然一旦債務上限得到解決,美國國債發行料將反彈,但具體會何時發生目前仍不好說。
此外,美聯儲目前對隔夜逆回購工具吸納流動性也持有著較為開放的態度。美聯儲今年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增加RRP的容量,比如將每個對手方的交易限額提高到800億美元,美聯儲7月的紀要甚至曾顯示,如果有相當數量的用戶達到了限額,則將800億美元的RRP上限取消或許會更合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