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金屬網數據顯示,鈷酸鋰4.2V產品均價報311,000元/噸,4.5V產品均價報336,00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各上漲1,000元/噸。
近期數據顯示,鈷酸鋰產品價格持續攀升,不同型號產品均價較前期均實現顯著上漲,市場呈現供需兩旺格局,價格走勢接近對中長期價格中樞的預測區間。
供給端:資源出口限制與產能瓶頸加劇供應緊張
全球鈷資源供應高度集中于主要產區,該國自2025年初實施的出口限制政策導致原料到港量顯著下降,疊加當地礦山復產進度緩慢,短期內供應缺口難以緩解。印尼鎳鈷項目因環保政策調整產能釋放不及預期,進一步加劇原料緊張。國內冶煉企業面臨庫存周轉壓力,部分廠商暫停對外報價,市場進入"有價無市"狀態。
需求端:消費電子復蘇與動力電池升級共振
消費電子領域,智能設備帶電量提升及換機周期到來推動需求集中釋放,頭部企業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動力電池方面,高端車型對高電壓產品需求激增,技術迭代加速行業格局分化。儲能市場雖增速放緩,但海外訂單增量仍支撐需求韌性。
市場面:價格傳導順暢,產業鏈惜售情緒升溫
原料成本上漲壓力向下游傳導,碳酸鋰價格企穩與鈷鹽供應收縮形成共振,推動產品價格中樞上移。下游企業為鎖定成本提前備貨,貿易商囤貨待漲現象普遍,市場流通貨源進一步收緊。盡管部分終端用戶對高價接受度有限,但剛性需求支撐下,價格傳導仍顯順暢。
主要資源國通過出口配額、環保政策等手段強化資源控制,全球供應鏈穩定性面臨挑戰。新能源產業政策持續加碼,高鎳低鈷技術路線雖降低單噸用量,但總量需求仍隨滲透率提升穩步增長。宏觀層面,大宗商品金融屬性增強,進一步支撐價格中樞上移。
消費電子旺季與動力電池年末沖量形成需求共振,疊加供應端恢復滯后,預計價格將維持高位震蕩。若極端天氣影響運輸或政策調整加碼,不排除突破關鍵阻力位可能。長期來看,固態電池產業化將打開增量空間,而資源端資本開支不足導致供應增速低于需求,行業供需缺口或逐年擴大,價格中樞有望穩定在較高水平。
【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備注: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
近期數據顯示,鈷酸鋰產品價格持續攀升,不同型號產品均價較前期均實現顯著上漲,市場呈現供需兩旺格局,價格走勢接近對中長期價格中樞的預測區間。
供給端:資源出口限制與產能瓶頸加劇供應緊張
全球鈷資源供應高度集中于主要產區,該國自2025年初實施的出口限制政策導致原料到港量顯著下降,疊加當地礦山復產進度緩慢,短期內供應缺口難以緩解。印尼鎳鈷項目因環保政策調整產能釋放不及預期,進一步加劇原料緊張。國內冶煉企業面臨庫存周轉壓力,部分廠商暫停對外報價,市場進入"有價無市"狀態。
需求端:消費電子復蘇與動力電池升級共振
消費電子領域,智能設備帶電量提升及換機周期到來推動需求集中釋放,頭部企業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動力電池方面,高端車型對高電壓產品需求激增,技術迭代加速行業格局分化。儲能市場雖增速放緩,但海外訂單增量仍支撐需求韌性。
市場面:價格傳導順暢,產業鏈惜售情緒升溫
原料成本上漲壓力向下游傳導,碳酸鋰價格企穩與鈷鹽供應收縮形成共振,推動產品價格中樞上移。下游企業為鎖定成本提前備貨,貿易商囤貨待漲現象普遍,市場流通貨源進一步收緊。盡管部分終端用戶對高價接受度有限,但剛性需求支撐下,價格傳導仍顯順暢。
主要資源國通過出口配額、環保政策等手段強化資源控制,全球供應鏈穩定性面臨挑戰。新能源產業政策持續加碼,高鎳低鈷技術路線雖降低單噸用量,但總量需求仍隨滲透率提升穩步增長。宏觀層面,大宗商品金融屬性增強,進一步支撐價格中樞上移。
消費電子旺季與動力電池年末沖量形成需求共振,疊加供應端恢復滯后,預計價格將維持高位震蕩。若極端天氣影響運輸或政策調整加碼,不排除突破關鍵阻力位可能。長期來看,固態電池產業化將打開增量空間,而資源端資本開支不足導致供應增速低于需求,行業供需缺口或逐年擴大,價格中樞有望穩定在較高水平。
【僅供參考,內容不構成投資決策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備注: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