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銅價報85180元/噸,跌1590元;升水為160元/噸,漲50元;A00鋁錠報20800元/噸,跌180元;貼水報50元;1#鋅報22130元/噸,跌90元;0#鋅報22230元/噸,跌90元;1#鉛錠報17100元/噸,漲50元;1#鎳報122750元/噸,跌1200元;1#錫報283000元/噸,跌5750元;
銅價"冰火兩重天":關稅風暴撕裂供需,8萬2關口成多空生死線
國慶后金屬市場炸響"驚雷"——銅價在貿易戰硝煙與礦端短缺的雙重絞殺下,正經歷劇烈震蕩。作為工業金屬"領頭羊",銅的每一波動都牽動著產業鏈的神經,而本周的焦點,非"8萬關口保衛戰"莫屬。
宏觀風暴:貿易戰"黑天鵝"砸落銅價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再次揮向中國——10%的稀土出口管制、100%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關鍵軟件出口限制,三記重拳直接引爆市場恐慌。美股閃崩、供應鏈斷裂擔憂席卷全球,銅價應聲下挫。但詭異的是,就在周四,倫銅和滬銅還曾沖至16個月高點——自由港印尼格拉斯伯格銅礦的不可抗力、智利國家銅業因坍塌事故導致的25%產量暴跌,讓供應短缺的預期瞬間點燃多頭熱情。這種"暴漲后暴跌"的極端走勢,恰恰暴露了銅價對宏觀風險的脆弱性。
供應端:礦難與短缺的"雙面夾擊"
銅的供應端正呈現"水深火熱"。一邊是礦端事故頻發:印尼銅礦罷工、智利銅礦坍塌、國內銅精礦加工費維持低位,供應緊張格局短期難改;另一邊卻是庫存的"詭異"累積——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較9月底激增15%,洋山銅溢價跌至49美元/噸的8個月低位,暗示進口需求疲軟。更令人揪心的是,雖然當前仍處消費旺季,下游開工率溫和復蘇,但銅價飆升已讓電力、建筑等傳統領域"畏高"情緒蔓延,采購意愿低迷,價格快速上漲正反噬需求。
需求端:旺季不旺的"隱憂"
盡管"金九銀十"傳統旺季來臨,但銅需求卻難掩疲態。汽車、3C工業材需求保持韌性,但整體開工率環比下降,鋁加工行業更是因"旺季不旺"而承壓。更值得警惕的是,滬銅社庫在國慶后明顯累積,期銅承壓震蕩,若需求端無實質改善,銅價持續上漲恐引發消費端"負反饋"——下游企業減少采購、尋找替代材料,最終拖累銅價。
關鍵價位:8萬2關口的"生死戰"
當前,82000元/噸已成為多空雙方爭奪的"生死線"。一方面,全球貨幣寬松預期、國內政策樂觀情緒仍支撐市場風險偏好,為銅價提供底部支撐;另一方面,特朗普關稅升級言論、國慶后需求不旺、社庫累積等利空因素,又讓空頭虎視眈眈。技術面上,若銅價有效跌破8萬關口,可能引發技術性拋盤,進一步擴大跌幅;若守住該價位,則有望在震蕩中蓄力反彈,挑戰86950元/噸的年內高位。
后市展望:銅價"上躥下跳"何時休?
短期來看,銅價仍將受貿易戰情緒、供需博弈、庫存變化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呈現寬幅震蕩格局。投資者需緊盯三大信號:一是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及關稅政策落地情況;二是全球銅礦供應恢復進度及庫存變化;三是國內政策刺激力度及下游需求實際改善情況。在"宏觀黑天鵝"與"供需基本面"的拉鋸戰中,銅價或將在81000-88950元/噸區間反復試探,直至新的平衡點出現。
銅價的"水深火熱",既是宏觀風險的縮影,也是供需矛盾的寫照。在這場"生死線"上的博弈中,唯有看懂政策動向、供需信號與市場情緒的"三重奏",才能把握住銅價波動的"主旋律"。畢竟,在金屬市場的"驚濤駭浪"中,8萬2關口不僅是價格的防線,更是多空雙方的"心理戰場"。
備注:數據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