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泉州臺商投資區接到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的信訪舉報件,有群眾反映在洛陽鎮前園村距植志小學100米處的大型廢鋼材廢鐵件加工廠存在問題,工廠作業過程噪聲擾民,酸洗工序發出刺鼻臭味,并焚燒生產廢料產生廢氣污染。
群眾舉報違規生產,泉州臺商投資區立查立辦——
廢鋼材廢鐵件加工廠立即清貨退出
連日來,在洛陽鎮前園村距植志小學100米處的大型廢鋼材廢鐵件加工廠,鏟車等工程車忙碌不停,加快清理加工廠內的廢品。昨日,記者與泉州臺商投資區相關部門人員回訪前園村看到,廢品已基本搬運完畢。
聯動督辦當天查明
7月29日,泉州臺商投資區接到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的信訪舉報件,有群眾反映在洛陽鎮前園村距植志小學100米處的大型廢鋼材廢鐵件加工廠存在問題,工廠作業過程噪聲擾民,酸洗工序發出刺鼻臭味,并焚燒生產廢料產生廢氣污染。
接到信訪轉辦件后,基于臺商區建立的多部門聯動長效機制,區環境與國土資源局、民生保障局和洛陽鎮政府迅速聯動,通過多級網格協作,精準定位,在當天趕往現場調查核實情況。
經查,群眾所反映對象實為泉州臺商投資區洛陽鎮仁水廢品收購站,位于洛陽鎮前園村,為個體經營戶。該廢品收購站于2008年遷入該地,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廢品收購站主要對回收的廢鐵件進行分揀、分切、打包,過程產生一定噪聲,對周邊居民產生一定影響。但對于群眾反映的“酸洗工序發出刺鼻臭味”“焚燒生產廢料,廢氣污染”等問題,現場并未發現有酸洗、焚燒跡象。
基于該廢品收購站未辦理相關手續,噪聲影響周邊居民,又地處居民區、學校周邊,路況復雜,貨車出入存在安全隱患,臺商區相關部門當場責令該廢品收購站清貨退出。
長效監督群眾安心
看到廢鐵件被一車車運走,附近的村民黃玲玲舒了一口氣,不用再煩惱持續的噪聲污染,更不用擔心會發生燒廢品或用化學酸洗廢鐵造成的污染。
據臺商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繼續發揮多部門聯動機制,監督廢品收購站徹底清貨退出,同時在清貨期間,督促其裝卸貨物“輕起輕落”,盡量減少噪聲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據悉,一段時間來,臺商區全區上下嚴肅認真配合做好督察工作,以立行立改的積極態度配合督察,全力以赴配合好各項工作,對督察調閱的資料快速準確提供,絲毫不拖延;對督察期間轉辦的信訪件和指出的問題,全力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并及時溝通上報有關整改情況。臺商區將繼續以真抓實干的扎實態度接受督察,各鄉鎮積極對照區環委辦梳理匯總的問題,舉一反三開展自查整改,對存在問題確保全面掌握,研究有效的應對措施,不搞“一刀切”,多做“實打實”的整改工作,切實通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推動一批“老大難”的問題解決,讓群眾真正感受到環境整治帶來的趨好變化,實現實實在在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獲得感。
(記者_游怡冰 通訊員_郭慧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