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工業行業的重要材料之一,主要用于房地產、機械、建筑等行業。我國是鋼鐵大國,每年進出口的數據都非常可觀。但在疫情發生之后,鋼鐵行業的發展就被按下了暫停鍵,市場銷量、生產產量、出口數量都收縮了一倍。今年一季度,中國鋼鐵行業受供給約束、需求收縮、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營收利潤出現下降。
4月25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舉行2022年一季度信息發布會,數據顯示,一季度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營業收入14993億元,同比下降3.26%;利潤總額553億元,同比下降25.8%。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在發布會上表示,受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形勢趨緊、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等因素影響,鋼鐵企業面臨物流交通受阻、成本大幅上升等困難,環保管控加嚴、降碳任務艱巨也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新的挑戰。
屈秀麗表示,下一步中鋼協按照“穩生產、保供給、控成本、防風險、提質量、穩效益”的要求,密切跟蹤國內外市場變化,繼續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以供需平衡為目標,加強行業自律,保持供給的彈性,在保供穩價的基礎上,努力促進全行業實現穩定運行。
供需兩弱效益下滑受供暖季錯峰生產、疫情散點多發、人員和物資流通受限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市場需求相對較弱,鋼鐵生產處于較低水平。
一季度,我國生鐵產量2.01億噸,同比下降11.0%;鋼產量2.43億噸,同比下降10.5%;鋼材產量3.12億噸,同比下降5.9%。從日產水平看,一季度,我國平均日產鋼270.42萬噸,雖同比大幅下降,但高于去年四季度平均日產247.31萬噸的水平。
需求方面,3月份以來國內疫情呈現局部聚集和多點散發的態勢,下游鋼材需求啟動較慢。據鋼協測算,一季度,主要用鋼行業實際鋼材消費同比下降5%,其中建筑業下降7%,制造業下降2%。同期,我國鋼表觀消費量約2.35億噸,同比下降9.5%。
中鋼協副秘書長石洪衛表示,隨著疫情的控制,鋼鐵產業的供應鏈、產業鏈的改善,以及大宗物流的逐步順暢,鋼鐵消費后期看好。今年下半年,鋼鐵消費基數不會比去年同期弱,前期被抑制的需求將會被釋放。
在供需兩弱的背景之下,鋼鐵行業經濟效益同比下降。據鋼協統計,一季度,會員鋼鐵企業營業收入14993億元,同比下降3.26%;實現利稅829億元,同比下降19.66%;利潤總額553億元,同比下降25.8%,環比呈逐月回升的趨勢。企業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3月末,會員鋼企資產負債率為61.08%,同比下降1.73個百分點。
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加速新鋼股份4月24日發布公告稱,4月23日江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寶武簽署國有股權無償劃轉協議,江西國控將向中國寶武無償劃轉其持有的新鋼集團51%股權。
中國寶武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陸續重組國內鋼鐵企業:2019年9月,重組安徽國企馬鋼集團;2020年8月,聯合重組山西國企太鋼集團,9月入主重慶鋼鐵,10月托管中鋼集團,11月收購新興鑄管新疆公司和民企伊犁鋼鐵;2021年2月,宣布兼并云南國企昆鋼控股,7月籌劃重組山鋼集團;2022年1月,寶武托管包鋼集團鋼管等業務。
目前,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對山鋼集團的戰略重組正在推進。在3月底,安陽鋼鐵發布公告稱,方大鋼鐵集團擬參與安鋼集團混改股權競拍,本次混合所有制改革若能順利實施,安陽鋼鐵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今年2月7日,工信部等三部門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今年1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提出,今年穩步推進鋼鐵等領域的重組整合,在相關領域適時研究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
王靜表示,鋼鐵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人均粗鋼消費量已達到過去發達國家人均粗鋼消費高峰時的水平,行業減量勢在必行,發改委提出2022年繼續壓減粗鋼產量,當前及未來幾年仍將是整合重組的窗口期。鋼鐵行業的發展邏輯也正在發生變化,產能整合、減量優化是必然規律,集中度提升和產品結構優化將成為產業發展的主旋律,其次是在此基礎上提高鋼鐵企業和產品的綜合競爭力。
“隨著產能整合的推進,鋼鐵業集中度的提升是確定性趨勢。企業數量減少,能夠優化行業的競爭結構,減少無序競爭,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市場價格波動,促進鋼材價格穩定。而尾部企業的整合也有利于其聚焦于細分領域,提高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有利于弱化行業的周期性,促進行業及企業盈利更趨穩定。”王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