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央行、財政部的刺激下,印度經濟從去年四季度出現了明顯復蘇勢頭。數據顯示,2020年10—12月,印度經濟同比增長0.4%。盡管這一增速微不足道,但已經扭轉了此前兩個季度連續萎縮的態勢,走出了技術性衰退狀態。
印度經濟的這一復蘇勢頭一直延續到今年1—3月。印度中央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1—3月經濟增速同比達1.3%,超出了市場預期。受此鼓舞,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指出,印度經濟已經成功實現了“V”型復蘇。不到一年時間,印度經濟從一度萎縮超過24%,到實現正增長,確實算得上是“V”型反彈。
但今年3月份暴發的第二波疫情,將印度經濟的這一復蘇勢頭再次強壓下去。為抑制疫情傳播,印度經濟重鎮,包括馬哈拉施特拉邦、卡納塔克邦、德里、西孟加拉邦等,均在4、5月份實施了地區性的封鎖措施,部分地區的封鎖措施到現在也沒有完全解除。在印度金融中心孟買,現在一般商店只允許開業到下午4點,孟買的餐館白天限制到店用餐人數,晚上只允許外賣服務。
這些限制措施已經嚴重影響到印度經濟。6月份,印度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已經降至48.10,為去年7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疫情封鎖措施對印度服務業影響更為顯著。數據顯示,印度6月份制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5月份的46.4進一步降至41.2。這也是印度服務業自去年解封以來首次連續兩個月處于萎縮狀態。
印度4—6月份經濟增長數據需要到8月底才會公布。印度央行日前預期,印度4—6月份的經濟增速將達22.1%。這一數據,乍一看很高,但主要是由去年過低的基數效應造成的。從季度環比來看,印度4—6月份的經濟規模可能相比一季度還是處于萎縮狀態。
但隨著印度疫情的日趨減退和疫苗接種規模的逐漸擴大,業內人士預測,印度經濟在下半年實現穩定復蘇。在印度央行7月1日公布的最新的金融穩定報告中,印度央行行長達斯指出,第二波疫情對金融系統穩定性的沖擊比此前預估的要低得多,印度經濟已經在5月底、6月初開始緩慢復蘇。印度央行甚至據此將印度商業銀行的呆壞賬預期進行了下調。
評級機構穆迪7月2日指出,第二波疫情以及由此引發的地方封鎖措施,對印度經濟的影響僅限在4—6月份,隨著印度多個地方緩慢放松疫情控制措施,印度經濟復蘇正在緩慢開始,5月份可能是這一階段印度經濟的低點。和去年4月的第一波疫情影響相比,此次封鎖對經濟活動的不利影響將小得多。穆迪仍維持此前對印度經濟增長的預測,即2021年為9.8%,2022年為7%。
從近期來看,影響印度經濟下半年穩定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持續的通脹和可能暴發的第三波疫情。
印度可能發生的第三波疫情更使得民眾的經濟消費活動趨向保守。印度理工學院(IIT)最近的一項研究預測,如果不采取與新冠疫情相適應的行為,印度可能會在10月至11月期間暴發第三波新冠疫情,第三波疫情高峰時段的單日新增疫情感染人數可能會達到第二波高峰時的一半。印度央行也在近期指出,如果第三波疫情大規模暴發,包括經濟在內的許多情況就很難說了。
同時,印度目前高漲的物價也對未來的經濟復蘇構成嚴重制約。由于燃油和食品價格的上漲,印度5月和6月的通脹水平已經連續兩個月高過印度央行設立的6%的通脹上限。印度中央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印度5月份的CPI為6.30%,6月份為6.26%。對于印度接下來幾個月的通脹前景,印度央行表示仍將在高位運行。印度央行1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由于疫情消退,經濟復蘇加快帶來的需求增加,將給印度的通脹帶來新的壓力,展望未來幾個月,印度通脹都將持續維持在高位。
印度經濟在下半年可望獲得穩定增長,但指望印度經濟能夠實現快速復蘇顯得有些不太現實。瑞銀保險印度公司表示,不同于去年,今年民眾仍對疫情心有余悸,這導致經濟中的需求端非常疲弱,印度難以和去年一樣,在疫情封鎖措施解除后實現快速復蘇。這和穆迪分析的非常類似。穆迪也指出,印度經濟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需求端非常弱,難以支撐經濟快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