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市場情況來看,由于2020年4月汽車產銷逐步恢復,低基數帶來的高增長影響明顯減弱,因此當月產銷同比增速均比上月明顯回落,但累計數據中,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形勢依然呈現向好發展態勢;從細分車型來看,乘、商兩類車型產銷形勢基本與行業保持一致;乘用車中,SUV單月產銷大于轎車,中國品牌乘用車本月市場份額提升明顯;商用車中,貨車銷量已接近零增。新能源汽車產銷總體表現依然好于行業,月度產銷保持在20萬輛以上,產銷繼續刷新當月歷史記錄。此外,本月汽車出口表現出色,當月出口量超過15萬輛,再創歷史新高。
目前汽車行業主要面臨“缺芯”以及原料成本壓力兩大難題。
今年以來,芯片短缺問題持續發酵,主要在于全球8英寸晶圓供應短缺,消費因電子消費品需求提升而大幅增長。從目前來看,二季度或將是芯片短缺最為嚴重的階段,多數車企將力保高端車型銷售,從而導致低端車型受到更大的影響。據寶鋼反饋,芯片目前影響寶鋼約5萬噸/月的冷軋汽車板銷量,但全年銷量還將維持在800萬噸以上。若后期芯片緊缺得到緩解,汽車需求或將集中在四季度爆發,從而導致冷軋薄板需求明顯回升。
自春節后,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帶動,汽車主要原材料各類鋼材、玻璃、銅鋁以及輪胎用橡膠等價格大幅上漲,同時芯片價格更是暴漲,導致汽車成本也明顯攀升,已有車企開始調整售價。不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造成的壓力更大,主要在于中間配套廠商競爭壓力大,在產業鏈中處于弱勢低位,抗風險能力較弱。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將保持穩定健康發展,伴隨政府主管部門對于大宗消費的持續激勵,汽車產業的穩定發展將仍然具備堅實的基礎,但全球疫情走勢和國際環境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國內各行業間恢復仍不均衡。整體來看,芯片短缺疊加原材料成本壓力影響,對于未來汽車行業發展將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